3年前,刘勤在江苏连云港赣榆区黑林镇承包了近500亩坡地,打算种猕猴桃。这里属于丘陵山区,常年缺水,过去农民种庄稼大多是靠天收。他原计划花40万元建一套灌溉系统,没想到的好事儿是——2014年5月,政府出资铺设了高效节水灌溉设施。截至2016年底,该区各类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4.85万亩,其中丘陵山区发展连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.46万亩,昔日荒山秃岭成了高效、生态、观光农业的基地。数据显示,从2009年至今,江苏各级财政8年共投入142亿元补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。
引水上山精准滴灌让果树喝饱
“干旱严重的时候,水泵一滴水都打不出来。”黑林镇河西村村民刘乃义说,前些年缺水时只能种花生、地瓜之类的作物,辛辛苦苦一年,一亩地年收益只有区区几百元。
如今,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不仅将水送到田间地头,还能精准输送到果树根部。这也让原来贫瘠的土地转身变成了抢手的香饽饽。刘乃义家的3亩地早已流转出去,每亩地年租金800元,他和老伴平时就在刘勤经营的这个果园上班。“一天上班8小时,每天工资50元,加班有加班费。”刘乃义乐呵呵地说,加上土地流转收入,老两口一年收入有五六万元,是以前的5倍。
春节将至,果园的喇叭里播放着欢快的歌声。“最近主要是给果树打铜制剂,防止感染溃疡病。”对2017年的收成,刘勤预计亩均收入在1万元左右。
记者注意到,果园里有几种粗细不一的管道:水先经过干管从泵站流到地头;再根据植物的行距和株距,留一个口子接支管;最后,沿着树根布好毛管。这样,水就能精准滴灌到根部了。“丘陵地区土质松,大面积喷灌不仅浪费水,还会造成水土流失。”刘勤算了一笔账,近500亩果园,通过滴灌系统浇一次需要700吨水,而漫灌一次需要5000多吨水。
惠民工程带动人均增收5000元
受益于高效节水灌溉的红利,原先贫穷的丘陵山区成了当地生态观光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。赣榆区厉庄镇谢湖村种植了数千亩大樱桃。每年到了樱桃采摘季节,村里的道路被车辆和游客挤得严严实实。种植大户杨金宝介绍,一亩大樱桃年产量3000斤左右,售价约12元/斤,每亩年收益3万余元。“根本等不到运往外地卖,就被游客摘完了。”他说。
在发展节水灌溉过程中,赣榆区以规划整合项目,以项目整合资金,先后整合移民两区资金、农田水利配套资金、中央财政统筹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、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资金约2亿多元,在缺水较为严重的丘陵山区建设10万亩规模连片高效节水示范区。
记者还从赣榆区水利局了解到,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,该区高效节水项目区共引进现代农业企业21家,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6个。周边农民则既有了土地流转后的稳定收入,又有了就近打工的工资性收入,项目区内农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。
水利是农业的命脉,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。2009年以来,江苏省建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。据江苏省财政厅有关人士介绍,省级财政投入由2009年的3.05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9.58亿元,累计达65.98亿元;市县财政投入由2009年的4.2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.5亿元,累计达76.48亿元;2009年至今全省累计新增、恢复灌溉面积502万亩,改善灌溉面积1552万亩,年新增节水能力1.5亿立方米,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5万吨,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7.72亿元。